散文是一种以文字为创作和审美对象的文学体裁,具有以下特征:
一、基本定义
广义定义 散文是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
狭义定义
在现代汉语中,散文特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文学体裁,强调行文自由、不押韵、不工整。
二、历史演变
古代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如诗)、骈文相对,以不押韵、不工整为特征,包含经、史、子、集等体裁。 现代散文
三、核心特点
形散神聚 形散:
题材广泛(如山水、人生、社会现象),结构自由,不受固定格式限制;
神聚:通过灵活的写作方式凝聚作者真情实感,形成独特的意境。
语言特色 注重凝练、优美、生动,追求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兼具抒情、叙事、论理功能。
分类方式
传统上分为叙事散文(如游记)、抒情散文(如随笔)、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四、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与韵文: 韵文以押韵为特征(如诗),散文则不追求音韵工整; 与骈文
五、地位与价值
散文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具有“美文”之称,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载体,也承载社会文化的记录功能,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