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赏析题通常涉及对古诗词的内容、意境、情感、表达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和理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赏析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描绘画面
要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在《竹里馆》中,描述“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分析情感
要求:体会并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
示例: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分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所表达的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表达手法
要求: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示例:在《登幽州台歌》中,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所体现的诗人不怕困难、挫折的精神。
概括意境
要求:概括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示例:在《竹里馆》中,概括“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营造的宁静、淡泊的心境。
理解主题
要求: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
示例:在《登幽州台歌》中,理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表达的诗人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
炼字赏析
要求:分析诗中炼字的精妙之处。
示例: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暗”和“满”字的表达效果。
对比赏析
要求:通过对比不同诗句或不同诗人的作品,突出某一首诗的特点。
示例:将《竹里馆》与《登幽州台歌》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表达孤独和宁静心境上的异同。
在回答赏析题时,建议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详细分析,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和评价。同时,要注意结合诗人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