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这些台词不仅反映了《六国论》中关于六国破灭原因的深刻分析,也展示了苏洵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独到见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