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握瑾怀瑜”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释:怀里揣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瑾、瑜均为美玉,象征纯洁无瑕、高贵典雅的品德。
引申含义: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常与“怀金抱玉”等成语连用,强调品德与才华的结合。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意为“我怀揣美玉,却无人理解我的价值”)。
三、用法与结构
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主语、谓语或定语。
感情色彩:褒义词,常用于赞扬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
近义词:高风亮节、德厚流光。
反义词:藏污纳垢。
四、使用示例
文学创作:
明·陈子龙《匡山吟寄灯岩子》:“握瑜怀瑾酬君恩,勒鼎铭钟人所羡。”(以握瑜怀瑾自比,表达报答恩情的决心)。
现代语境:
青少年应“怀瑾握瑜”,加强思想修养。
五、相关文化背景
在古代文学中,玉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美德和才能,如《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与玉的品德属性相契合。屈原通过“怀瑾握瑜”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后世文人亦以此自励。
综上,“握瑾怀瑜”通过美玉的意象,传递了中华民族对品德与才华并重的价值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