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顾炎武。以下是关于该书及其作者的详细信息:
一、作者背景
基本信息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号亭林,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原名绛,字忠清,入清后改名炎武,尊称“亭林先生”。
学术地位
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被尊为“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他在经学、史学、音韵学、地理学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代表作包括《日知录》《音学五书》等。
二、著作特点与内容
创作背景
该书成书于明末清初历史转折期,顾炎武因科举失败后投身实学,历时23年编纂,主要记录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
结构与内容
共120卷,分“舆地之记”(如《肇域志》)和“利病之书”两部分。前者侧重地理、历史、风土民情的记录,后者分析各地兴衰原因,提出“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
三、历史影响
学术创新: 开创清代考据学先河,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学术研究应服务于现实。 时代意义
综上,《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作者顾炎武不仅是清代学术奠基人,也是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代表人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