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教育思想名言包括: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这句话表达了人如其文的思想,即人的性格和行为会通过他们的文章表现出来。因此,他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可以从他的文章中得到启示。
“学之乃知,不问不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提问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和提问,才能真正理解知识,避免一知半解。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之行事未之有也。”这句话强调了自学和好问的精神。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问,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理解。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这句话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志向,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向前。
“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努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人出生有善有恶,通过教育可也让性善的人保持性善,性恶的人改变恶的本性。王充认为“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学习就是为了改变学生的性情,使其成才。
“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孩子十五岁时教育好了,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教育不好就会染上恶习。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知识,提高人的智慧。
“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况人含天地之性,最为贵者乎!”石头和竹子这样的东西为了好用都会经过打磨,更何况是“人”,人是有学习能力的,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良好的教育,人就会成材成器。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王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学习观。他强调要求学习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具有批判精神,打破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的心理。
“极问”和“贵通”的教育理念王充反对毫无思考地迷信教师、崇拜古人,主张大胆提出质疑,敢于“问难”老师。同时,他也反对记诵章句,认为学习知识一定要博学,要博览古今,知类通达。
“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王充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这些名言反映了王充在教育思想上的深刻见解,强调了学习、提问、立志、自我努力以及道德修养和实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