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737年至740年期间居住于山东东鲁时,因不满当地儒生的迂腐态度,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嘲鲁儒》。此诗虽未使用粗俗语言,却以犀利的笔触成为骂人的绝唱。
《嘲鲁儒》原文及解析:
```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
核心讽刺:李白借“鲁叟”指代空谈理论的儒生,批评他们只会死记硬背经典,却对现实政治毫无建树。
艺术特色:通过“白发死章句”与“远游履”“方山巾”的对比,展现自身洒脱与儒生的拘谨。
背景补充:李白性格桀骜,曾因“恃才傲物”引发争议,但《嘲鲁儒》更广泛地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