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大志”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一个人内心怀有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核心词义:指胸怀宽广,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或目标。
结构解析:“胸”指内心,“怀”有怀藏、蕴藏之意,“大志”即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二、出处与背景
文献依据:该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句话通过“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等夸张表述,突显英雄人物的宏伟抱负。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鸿鹄之志(比喻志向远大)
壮志凌云(形容抱负宏伟)
反义词:
碌碌无为(形容平庸无能)
胸无大志(指缺乏远大志向)
四、用法与示例
用法: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示例:
“青年一代应胸怀大志,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
“他从小胸怀大志,通过不懈努力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常被用于激励士人奋发有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