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诗人于谦的一生?

59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被誉为民族英雄。他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祖籍考城(今河南民权、兰考之境)。

于谦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考中辛丑科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宣德元年(1426年),他以御史的身份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到宣宗的赏识。后来,他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在明英宗时期,于谦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的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后,他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于谦在政治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不畏强权,他的诗作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他的诗作《石灰吟》流传千古,表达了他对生命与理想的思考,更是他爱国情怀的初露端倪。

然而,于谦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最终在英宗复辟后被诬以“谋逆罪”杀害,后被追谥为“肃愍”,万历年间改谥“忠肃”。他的政治理想和忠诚勇气的赞歌,使他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擎天柱石,他的名字和事迹铭刻在明朝的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