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是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博物馆内,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们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兵马俑分为三个坑: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是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约14260平方米,有6000多个陶俑,这些陶俑按照军队的编队形式排列,包括步兵、骑兵和战车。每个陶俑都有独特的面部特征和装束,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多样性和规模。
陶俑的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但兵马俑并非按原比例还原,据记载秦国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秦兵马俑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将军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的前面,像在指挥。他们显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威武刚烈。骑兵俑坚守岗位,坚毅地驾驶着战车,保护着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箭发出去。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