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德与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的表现
清廉勤政
白居易一生清廉自持,家无余积,俸禄多寡均载于诗,体现了其“奉禄百千官二品,朝廷顾我作闲人”的知足态度。他任杭州刺史时,自费修筑水利工程,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深受百姓爱戴。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
白居易早年以“兼济天下”为志,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倡导新乐府运动,关注民生疾苦。后期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逐渐转向“独善其身”,但仍保持清正廉洁,形成独特人格。
儒家思想影响
其政治思想深受儒孟学说影响,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在《与元九书》中明确表达。这种思想贯穿其一生,既体现在为官实践中,也反映在诗歌创作中。
二、才的体现
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涵盖叙事诗、讽谕诗等多种体裁,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他开创性开展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政治才能
白居易自进士起便积极参与朝政,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多次上疏针砭时弊,如主张严缉凶手武元衡凶手触怒权贵,展现其果敢与担当。虽遭贬谪,仍坚持原则,晚年仍以儒行修身。
多领域才华
除文学与政治外,白居易还精通音律、书法,其诗作常融入音乐元素,被顾况评为“诗魔”。其书法造诣亦被后世认可,与元稹并称“元白”。
三、德才关系
白居易的德与才相互促进:其清廉勤政的品德为其政治生涯奠定基础,而政治实践又反过来深化其文学与思想境界。正如《与元九书》所言:“居易始以直道奋,虽中被斥,晚益不衰”,体现了其将德行与才华融为一体的境界。
综上,白居易以勤政爱民的德、兼济天下的才,成为唐代文坛与政治领域的双料大家,其思想与作品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