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项重要举措包括: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这五项举措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涵盖了经济体制、产业体系、农业农村、区域发展、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