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致谢的格式标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表达感谢的主体:
致谢开头应直接表达出对所有帮助和支持的人的感激之情,可以使用“衷心感谢”、“深表感激”等词语。
具体说明帮助内容:
在表达感激之情后,应具体说明每个人或组织给予的帮助内容。例如,导师在论文选题、研究方法、论文修改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和建议;家人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照顾;同学和朋友在讨论问题、分享经验等方面给予的帮助等。
致谢的对象:
致谢对象应包括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致谢的格式位置:
致谢一般写在正文末与参考文献之间,字体和字号通常与正文保持一致。
致谢的语言和态度:
致谢态度要端正,措词要恰如其分,可以直书其名,也可以写敬称,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
致谢的长度:
致谢的字数一般不宜过多,通常在400字左右较为合适。
致谢的升华:
在致谢的结尾部分,可以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简要总结,并升华思想,表达对未来的展望和对所有帮助者的深深感激。
综上所述,论文致谢的格式标准主要在于表达感谢的主体、具体说明帮助内容、致谢的对象、格式位置、语言和态度、长度以及升华思想。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使致谢部分更加规范、真诚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