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李商隐一生主要经历有哪些呢?

59

李商隐的一生主要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青少年时期

李商隐出生于河南沁阳,幼时随父到浙江,九岁丧父,奉丧侍母归郑州。

他和弟弟羲叟随堂叔李某学习经书与文章,十六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

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令狐楚爱其才,让儿子令狐绹和他交游,并亲自指点他写作骈文。

大和六年(832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后曾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

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

中年时期

开成三年(838年)至武宗会昌六年(846年),李商隐踏上仕途,开始卷入党争旋涡。

开成二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儿。

李商隐在牛李党争中左右为难,最终因“背恩”“无行”被牛党排摈,政治生涯受挫。

他参与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名。

之后,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因“活狱”事忤触上司,几乎罢官。

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调到会昌二年以书判拔萃,重入秘书省为正字,不久因母丧居家。

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但仕途依然艰难。

晚年时期

李商隐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

他的诗歌创作在这段时期达到了巅峰,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诞生于此。

大中十二年(858年),李商隐因病退职还乡,在郑州去世,时年46岁。

李商隐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迷离朦胧的意象而著称,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更是为人传诵。然而,由于他身处牛李党争的夹缝中,一生仕途坎坷,最终在抑郁寡欢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