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描述 放弃根本,追求枝节问题的行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上农》,原文是“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成语中,“本”指的是根本、主要的部分,“末”指的是枝节、次要的部分。舍本逐末的意思就是放弃事物的主要部分,而去追求那些细枝末节,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只顾及次要细节,导致轻重缓急颠倒,本末倒置。。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整体的人或行为。在句子中,“舍本逐末”可以做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