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穷困的居住条件,屋顶的茅草被秋风吹走,生活十分艰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尽管诗人自己住着破旧的茅屋,但他仍然关心天下苍生的苦难,希望有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让天下贫寒的读书人都有地方住,都能过上安稳、欢乐的生活。
杜甫《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孤独无依的悲惨境遇。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因国破家亡、生活艰难而悲愤,白发苍苍,穷困潦倒,连浊酒都难以享用。
秦韬玉《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诗人以贫女的形象,抒发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渴望过上更好生活的愿望。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贫女虽然贫穷,但她的针线活却十分精巧,不愿与别人争艳斗丽。
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诗人以陶者的艰辛生活,比喻自己的贫困境遇。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诗人虽然贫穷,但心中却有着远大的志向,希望有朝一日能住进高楼大厦。
陆游《自嘲用前韵》
“人讥作诗瘦,自悯著书穷。” 诗人自嘲自己的诗歌创作虽然瘦弱,但自己著书立说却感到贫穷。
“残年过六十,寂寞卧山中。” 诗人晚年生活孤独寂寞,贫困潦倒,但仍然坚持创作。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诗人自身的贫困境遇,还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同情和关怀,展现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