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原文及译文?

59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中关于宋太祖赵匡胤收兵权的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帝悟。一日,召普从容论天下之事,因喟然叹息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普对曰:“陛下之及此言,天地神人之福也。节镇太重,唯稍夺其权,则天下自安矣。”帝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顷之,帝因晚朝,与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朕非卿等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朕终夕未敢安枕卧也。”守信等请其故,帝曰:“是不难知,此位谁不欲为!”守信等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今日命已定,谁复有异心!”帝曰:“卿等固不然,其如麾下欲富贵何?一旦有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泣谢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帝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不行动之业。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守信等皆谢曰:“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疾,乞罢典兵,帝从之。久之,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彦超谕意,即前奏曰:“臣本无勋劳,久冒荣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

译文:

起初,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太祖的故交,有功劳,掌管着禁卫军队。赵普多次提及此事,太祖说:“他们肯定不会背叛我,你为何如此担忧呢?”赵普回答:“我也不是担心他们会背叛。但仔细考察这几个人,他们都不是统御之才,恐怕无法控制下属,一旦军队中有人作乱,他们到时候也无法自由。”太祖恍然大悟。

有一天,太祖召见赵普,从容谈论天下大事,感慨地说:“自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位君主相继篡位,战乱不断,百姓遭受苦难。我想平息天下兵祸,建立长治久安的计策,该怎么办呢?”赵普回答:“陛下能想到这些,是天地神人的福分。节镇权力过大,只有逐渐削弱他们的权力,天下才会安定。”太祖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

不久,太祖在晚朝后与石守信等人饮酒,酒喝到兴头上,屏退左右,对石守信等人说:“我不如你们快乐,整夜都未能安枕而卧。”石守信等人请教原因,太祖说:“这不难理解,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叩头说:“陛下为何说出这样的话?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有二心呢?”太祖说:“你们当然不会,但你们手下的将领想要富贵怎么办呢?一旦有人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当皇帝,也不可能做到!”石守信等人哭泣谢罪说:“我们太愚蠢了,没想到这一点,希望陛下可怜我们,指一条生路。”

太祖说:“你们为什么不放下兵权,出京镇守藩地,选择好田产房屋买下来,为子孙立下永久的基业。我可以和你们约定成为亲家,这样君臣之间就不会有猜疑,上下相安,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人感激地说:“陛下为我们想到这些,真是生死而肉骨。”第二天,他们都称病,请求解除兵权,太祖同意,让他们以散官身份回家养老,赏赐也很丰厚。

过了很久,王彦超和其他藩镇将领入朝,太祖在后苑设宴,酒酣时,太祖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