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荧之光”是一个汉语成语,由“荧荧”与“灼灼其华”两部分组成,整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析 - 荧荧:
本义指微弱的光亮,常与“萤火”连用,如“萤萤之光,可照旷野”,比喻微小却能发光的事物。
- 灼灼其华:原指桃花开得绚烂如红霞,引申为光彩夺目、美丽动人的样子。
整体寓意 合起来形容虽然自身光芒微弱,但依然能够散发出令人瞩目的光彩,常用于赞颂在群体中虽不显眼却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个体。
二、用法示例
文学修辞
- “她虽性格内向,但每次发言都如荧荧之光,温暖而坚定。”
- “这些科研工作者如同荧荧之光,在黑暗中探索未知领域。”
现实语境
- “每个普通人的努力都是社会进步的荧荧之光,汇聚起来可照亮整个世界。”
- “他的创新思维虽未被广泛认可,但正是这股荧荧之光,为团队注入了新活力。”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星星之火(微小力量可引发大变化)、微光尽显(细微之处见真章)。 反义词
四、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原诗以桃花盛开比喻新娘的美丽,后演变为形容美好事物的光辉。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用于祝贺新娘)。
综上,“荧荧之光”通过自然意象传递出“虽小却伟大”的精神内涵,既可用于描绘自然现象,也可用于人文精神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