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俊逸”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兼具英俊的外貌与超凡的气质,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外貌与气质 指容貌英俊、仪态优雅,常与“风度翩翩”“神采飞扬”等词语搭配使用。例如:
> 他身着白衣,风度翩翩,真是个潇洒俊逸的文人。
内在修养
不仅强调外在形象,更包含内在的从容自信、博学多才和宽广胸怀。如:
> 这位学者谈吐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俊逸的学者风范。
二、出处与演变
文学典故: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刘劭《自序》:“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此处指辅佐之才。 成语与词语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风流倜傥、气宇轩昂、文质彬彬。
反义词:猥琐龌龊、平庸无奇、拘谨刻板。
四、使用示例
形容人物 > 叔叔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英俊潇洒。- 文学化表达
> 他如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文字间透出潇洒俊逸的才情。
五、文化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潇洒俊逸”常被赋予更高的人格理想,如李白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中,“逸兴”即包含潇洒俊逸的意涵。现代语境中,该词也常用于形容兼具才华与人格魅力的艺术家、文人或领导者。
综上,“潇洒俊逸”是对外在美与内在修养兼具者的赞誉,兼具文学性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