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板桥、理庵,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以下是其详细资料:
一、基本信息
籍贯与字号
- 祖籍苏州,江苏兴化人,自幼随父读书,博学强记,曾授徒数百人。
- 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科举经历
- 康熙秀才(1712年)
- 雍正十年举人(1732年)
- 乾隆元年进士(1736年)。
逝世时间
- 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
二、政治生涯
官职与政绩
- 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以“以岁饥为民请赈”闻名,因触怒权贵被革职。
- 在潍县任期间,开仓放粮救活万民,百姓为其立祠。
性格与结局
- 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因直言敢谏多次得罪权贵,最终乞病归隐扬州。
三、艺术成就
绘画特色
- 主要创作兰、竹、石、松、菊,尤以画竹著称,被誉为“画竹鼻祖”。
- 画风融合徐渭、石涛等前人技法,形成“六分半书”(隶书参行楷),开创性极强。
代表作品
- 《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等。
- 诗作《竹石》《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等。
四、文学与书法
诗词风格
- 诗宗陶渊明、陆放翁,作品多抒发愤世嫉俗之情,语言质朴自然。
- 被徐悲鸿誉为“中国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书法创新
- “六分半书”以隶书为基础,结合行楷特点,兼具刚劲与灵动。
五、历史评价
郑燮是“扬州八怪”核心成员,其诗书画被并称“三绝”。
其艺术成就对清代及后世文人画影响深远,被列为“书画史”。
以上资料综合自多份权威记载,涵盖其生平和艺术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