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屈原作品
1. 《离骚》节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未直接写端午,但为端午文化核心经典)
2. 《九歌·湘君》:“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端午传说中与屈原相关)
二、宋代作品
1. 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借端午竞渡祭屈原)
2.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婉约派代表作,抒发现代端午孤寂感)
3. 老舍《七律·端午》:“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纪实风格,反映民间习俗)
4. 殷尧藩《七律·端午》:“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对比青春与衰老对端午的不同感悟)
三、唐代作品
1. 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开创性确立端午与屈原关联)
2. 杜甫《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描写宫廷端午礼仪)
3. 刘禹锡《竞渡曲》:“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生动描绘端午竞渡场景)
四、其他经典
1. 陈子龙《五日》:“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以榴花、蕉叶喻端午时令)
2. 边贡《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以木兰舟替代龙舟,隐喻屈原)
3. 贝琼《已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表达端午祭奠的无奈)
注:部分作品虽未直接提及端午,但常被用于端午主题创作,如王安石《泊船瓜洲》被端午时人引用。建议结合具体场景选择诗句,传统诗词更适用于书面表达,而现代仿古诗则更适合口语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