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征噶尔丹进入内蒙古阴山地界时,触景生情创作了《蒙恬所筑长城》一诗,全诗如下:
《蒙恬所筑长城》
万里经营到海崖,
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用尽生民力,
天下何曾属尔家。
诗文解析
前两句“万里经营到海崖,纷纷调发逐浮夸”
- 赞颂秦始皇修筑长城的雄伟规模,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象征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 - “纷纷调发逐浮夸”则暗含对秦朝过度征发民力的批评,隐喻历史循环中权力更迭的必然性。
后两句“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 直接批判秦朝以牺牲民生为代价巩固边疆的行为,指出真正的疆域控制在于治理内政而非单纯依赖军事屏障。
康熙的独特视角
与单纯赞美长城的修筑者不同,康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循环的深刻认识:
长城虽为防御工程,但真正的边疆稳定需依靠“修德安民”,即通过发展经济、安抚民心实现“众志成城”。- 他更重视实际治理效果,认为“守固之道惟在修德安民”,而非单纯依赖长城的物理存在。
历史评价
此诗不仅是对秦长城的评述,更体现了康熙“以德治国”的统治理念,成为清代帝王诗中兼具历史反思与哲学思考的代表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