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者是 詹姆斯·马西亚(James Marcia),而非埃里克森。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理论背景
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第五阶段(12-20岁)涉及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强调获得忠诚与承诺的品质。而马西亚在此基础上,结合青少年实际探索与投入行为,将自我同一性发展细化为四个阶段。
二、四个阶段划分
同一性完成(Identity Achievement)
个体通过深入探索(如职业选择、价值观确认)形成明确目标,并基于这些探索做出坚定投入,最终形成稳定的自我认同。
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
个体未充分探索自身兴趣与愿望,过早接受外界期望(如职业选择),导致自我认知僵化。
同一性分散(Identity Diffusion)
个体缺乏明确目标,对自我认知模糊,可能表现为兴趣广泛但未深入探索。
延期偿付(Moratorium)
个体暂缓个人选择与承诺,进入“探索期”,未来可能根据新信息调整自我方向。
三、关键区别
埃里克森侧重阶段任务(如勤奋对自卑),而 马西亚聚焦行为维度(探索与投入)。
马西亚的阶段更贴近青少年实际心理状态,尤其强调主动探索的重要性。
四、应用意义
该理论为理解青少年困惑(如职业迷茫、价值观冲突)提供框架,例如:
同一性完成者更易适应社会并实现目标;
同一性早闭者可能面临职业适应问题。
综上,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四个阶段由詹姆斯·马西亚提出,通过探索与投入两个维度解释青少年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