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形容史实的诗词?

59

一、咏史怀古类

《赤壁》 - 虚拟语气赞周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以磅礴笔触赞颂周瑜的军事才能,成为咏史诗的典范。

《蜀相》 - 杜甫赞诸葛亮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三春树,隔叶黄鹂四时音。”

通过景物描写烘托诸葛亮的忠烈与蜀汉的兴衰。

《过陈琳墓》 - 温庭筠凭吊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以陈琳自比,感慨英雄无主的悲怆。

二、历史评价类

《咏史》 -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通过南朝陈的灭亡反思历史循环,隐喻晚唐衰落。

《题乌江亭》 -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以项羽自责反衬其失败,成为悲壮的历史评价。

《蜀相》 - 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褒扬诸葛亮未竟全功的遗憾,被后世反复传诵。

三、历史真相反思类

《汴河曲》 -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通过隋朝灭亡的象征性描写,隐含对暴政的批判。

《过洛阳故城》 - 司马光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以洛阳兴衰映射华夏文明,体现史学家的深邃洞察。

四、其他经典

《赤壁》(另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从细节重构赤壁之战,展现历史细节的考证精神。

《蜀相》(另篇)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以蜀道艰险隐喻蜀汉的困境。

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诠释历史,既有对英雄的赞颂,也有对衰败的哀思,展现了诗词与史实的交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