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你知道立木为信这个成语的来历吗?

59

立木为信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其含义是言出必行,即说到做到,诚实守信。这个成语的典故与战国时期的秦国改革家商鞅有关。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重用卫国人商鞅进行变法,以使国家富强。商鞅在推行新法前,为了取信于民,想出了一个办法。

典故经过

商鞅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发布公告,声称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然而,由于当时人们不相信如此轻易的事情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所以无人敢去尝试。商鞅见状,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最终,有一个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也兑现了承诺,赏给了他五十两黄金。这件事迅速在秦国传开,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成语意义

通过这个典故,商鞅成功树立了威信,使得他的新法得以顺利推行。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言出必行,诚实守信。

建议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立木为信"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言而有信,诚实守信,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