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柢固”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gēn shēn dǐ gù,意思是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以下是详细解释及用法示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比喻:以树根深厚稳固来比喻基础牢固,常用于形容理论、观念、制度等抽象事物的稳固性。
引申含义:可引申为习惯、势力等难以改变或摧毁。
二、出处与演变
典籍来源 最早见于《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意为树根牢固则枝叶繁茂,根基深厚则寿命长久)。
后来在《后汉书》中也有类似表述:“根深柢固,其操愈坚。”(形容节操坚定)。
字形与字义
- “柢”: 本义为树根,引申为基础、根本。 - “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
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习惯难以改变)
反义词:
摇摇欲坠(形容基础不牢,随时可能崩溃)
四、用法与示例
作谓语:
- 这种文化传统在社区中根深柢固,代代相传。 - 虽然改革面临阻力,但企业根基仍需进一步巩固。
例句扩展:
- 旧观念在某些群体中根深柢固,需通过教育逐步转变。 - 他的书法功底根深柢固,作品风格独特且稳定。
五、结构与语法
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
语法功能:常用于书面语,强调长期积累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根深柢固”是一个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