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他们的生平背景分别如下:
一、李白生平背景
基本信息 - 生年:701年2月8日(或2月12日)
- 字号:太白、青莲居士、谪仙人
- 逝世:762年12月
- 祖籍:甘肃天水(陇西成纪)
- 出生地:绵州昌隆(后改为昌明)
家族与性格
- 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 性格爽朗、爱饮酒、喜交友,诗作多以豪放、奔放著称
- 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代表作包括《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人生经历
- 早期游历吴越、齐赵,24岁洛阳应试落第
- 安史之乱期间辗转多地,759年弃官入川,后居成都草堂
- 与杜甫、王维等诗人有深厚交往
二、杜甫生平背景
基本信息
- 生年:712年2月12日
- 字号: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杜少陵等
- 逝世:770年
- 祖籍:湖北襄阳,河南巩县(今巩义)
家庭与教育
- 出身于“奉儒守官”家庭,7岁能作诗
- 早年在洛阳应举不第,后向贵人投赠、献赋,官场失意
人生阶段与成就
- 漫游时期(735-745): 游历齐赵,结交李白,诗风豪放 - 长安时期(745-755)
- 安史之乱后(755-770):避乱入川,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被尊为“诗圣”
三、两人关系与影响
友谊:李白与杜甫曾于745年相逢于鲁郡,杜甫作《赠李白》表达思念与劝慰
文学地位:
李白开创浪漫主义诗歌,杜甫奠定现实主义基础,共同推动唐代诗歌发展
与李商隐、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份史料,部分细节存在争议(如李白出生地),但整体框架基本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