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安全教育
遵守交通规则 -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停二慢三观察,不闯红灯、不随意穿越马路。
- 未满12岁不得骑电动车上学,建议家长接送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走路靠右,过马路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玩耍或奔跑。
文明出行习惯
-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 雨天不冒雨行走,不攀爬高处(如电线杆、楼梯扶手)避雨。
- 倡导文明乘车,不拥挤、不插队。
二、防溺水安全
远离危险水域
- 不到河流、池塘、大眼井等危险区域游泳或嬉水,游泳需有成人陪同。
- 不擅自进入未开发的自然水域或施工区域。
防溺水知识
- 不会游泳者需佩戴救生圈或浮具,会游泳者需掌握基本自救技能。
- 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呼救并拨打110或120,不盲目下水施救。
三、防触电与火灾安全
用电安全
- 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破损电器,不玩火。
- 家庭用电需由成人操作,离开家时关闭电源。
消防安全
- 记住火警电话119,不玩火、不携带火种进入校园。
- 熟悉校园消防设施位置,掌握基本灭火方法(如使用灭火器)。
四、饮食与卫生安全
健康饮食
- 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 餐前便后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防食物中毒
- 警惕路边摊贩,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
- 发现食物异常(如异味、变色)立即丢弃。
五、防意外伤害
运动安全
- 体育课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擅自进行高风险运动。
- 使用体育器材前检查完好性,避免因器材故障受伤。
防走失与防拐骗
- 不与陌生人单独接触,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礼物。
- 走失时立即向警察或老师报告,记住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
六、日常行为规范
遵守校规
- 按时到校、不旷课,课间文明活动,不追逐打闹。
- 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设施。
应急处理能力
- 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遇到危险及时报警。
- 熟悉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定期进行演练。
特别提示:
安全教育需结合日常渗透,通过班会、主题活动、家校沟通等多渠道强化。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化解安全隐患,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