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掉马肝
越西地方有个男子,独自一个人过活。他用芦苇和茅草盖起了小屋住在里面,又开垦了一小块荒地,用自己的双手种了些庄稼,打下粮食来养活自己。时间久了以后,豆子、稻谷、盐和奶酪等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了,不用依赖任何人。他每天下地耕作,闲的时候就出去走走,过得倒也逍遥自在。可是有一件事却让他发愁,那就是老鼠成灾。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一帮老鼠,日子不长便成倍成倍地增长。
亡羊补牢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逼鸭捕兔
从前,有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一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什么也不愿干却总是异想天开,一会儿想着要吃这,一会儿又想着要吃那,又不想费力气。一天,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该多好呀。这人立即将鸭子抛掷出去,让鸭子去抓野兔。可是,这只鸭子飞不起来,一抛出去它就扑打着翅膀落在地上了。这人急了,又抓起鸭子再抛掷出去,鸭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这个人烦死了,他接连三四次把鸭子抛掷出去,鸭子始终是飞不起来。这时,只见鸭子摔倒了又从地上站立起来,哀哀地对他说:“我只是个鸭子呀!你杀了我,吃我的肉,这是我应尽的本分。可是你要我去抓兔子,我哪能做得到呢?你为什么偏偏要把抛掷的苦处强加到我头上呢?”
包藏祸心
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公子围受哥哥楚王之托,去郑国访问。郑国非常弱小,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对楚国使者极力巴结。毕竟,有了楚国的保护,别的强国就不敢任意欺凌郑国了。郑国的大夫公孙段为了国家利益,决定把女儿嫁给公子围,表示两国的友谊牢不可破。公子围对这门婚事一口应承下来,其实他心中另有诡计。在迎亲时,公子围带来了很多兵马,想带进城去夺取郑国的政权。
守株待兔
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狐假虎威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滥竽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