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母亲思念远方孩子的古代诗词,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母亲为视角,通过缝衣细节展现深沉母爱,成为传诵千古的母爱颂歌。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描绘母亲盼儿归家的急切心情,通过寒衣针线、家书等细节传递温暖。
二、其他相关作品
王冕《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以萱草寄托母爱,展现母亲倚门盼归的孤寂与思念。 黄景仁《别老母》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通过极端环境对比,凸显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三、补充说明
纳兰性德《游子诗》:
“慈母招眉久盼望,爆竹声里人无归。”
以爆竹声渲染离别氛围,烘托母亲盼归的焦虑与无奈。
杜甫《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从游子角度反衬母亲思念,情感细腻且意境深远。
以上作品均围绕母爱展开,或直接抒发思念,或通过细节隐喻表达,共同构成中国古代诗词中母爱的经典意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