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周瑜去世后吊祭时所说的“犄角之援,首尾相俦”是一句充满深意的悼亡之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犄角之援”的含义 - 原指捕鹿时拉住鹿腿、抓住鹿角的策略,后比喻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的战术。
- 在三国背景下,诸葛亮用此比喻孙刘联盟对东吴的军事支持,强调通过分兵策略形成对东吴的牵制,使其无法全力对抗曹操。
“首尾相俦”的含义
- 指前后呼应、协同配合的关系,常用于形容战术布局中各部分之间的默契配合。
- 在这里,诸葛亮强调孙刘双方如同“同类之人,同等之人”,通过协同作战形成战略优势,共同对抗曹操。
二、战略意义与历史背景
联盟巩固的核心: 该句体现了诸葛亮对孙刘联盟的重视,通过军事策略确保东吴在曹操南下的压力下保持中立,避免两败俱伤。 政治权谋的体现
三、争议与解读
部分历史记载显示,周瑜临终曾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而诸葛亮则通过此祭文表达对东吴的尊重与联盟的必要性,避免因个人恩怨影响整体战略。后世也有观点认为,诸葛亮的悲切可能包含对周瑜才能的认可,但更主要的是出于政治考量。
综上,这句悼亡词既包含军事策略的精妙布局,也隐含着复杂的人性权谋,成为《三国演义》中经典的战略与情感交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