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难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ùn bù nán xíng, 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九日寄岑参》,原文为:“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具体来说,“寸步难行”可以从字面意思和比喻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字面意思:
指连一步都难以行进,形容走路非常困难。
比喻意义:
比喻处境艰难,难以摆脱困境。
例如,在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卷三中,有“美娘赤了脚,寸步难行”的句子,形象地描绘了美娘因某种原因无法行走的困境。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主谓式结构,中性词,在句子中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面临的困难。
综上所述,“寸步难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以直接描述走路的困难,也可以用来比喻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艰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