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是其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作品通过描述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并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她的婆婆欲将她出卖,她被迫出逃,到鲁镇地主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和虐待。后来,她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老六家中成婚。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他们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最终在一个祝福的年夜惨死在街头。
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尽管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感到失望和怀疑,但他依然坚持勇敢地直面惨淡的人生,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