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班主任应该事事处处讲文明、讲礼貌,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榜样。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和行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语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和组织学生多欣赏一些思想内容健康、具有艺术价值的诗歌、散文、童话等。通过朗读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够丰富日常用语,还能丰富精神生活,指导自己的行动。
开展班队会、板报等活动
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把同学中间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和事登在板报上;把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分阶段登在黑板报上,让学生时刻对照自己的言行,定期评价学生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情况,表扬好的,批评差的。
注重语言文明教育
不说脏话是语言文明的前提,学会并运用文明礼貌用语(常用十字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正确称呼他人,掌握基本交往交谈技巧,能够当众简短发言。
加强举止规范得体教育
学习优美的站姿、坐姿、走姿,简单练习大方漂亮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发现自身的美、展示自身的美、树立自信心,散发青春阳光的魅力。
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同事之间、男女生之间、社会活动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和礼貌礼节。
建立班级文明礼仪规范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在上课、做作业、阅读时常常提醒,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不断巩固,逐步使之内化为一种习惯。
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以学校德育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传唱新童谣、自编新童谣、每日晨会讲解、诵读《弟子规》、评出班级每周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等。
纠正学生已养成的坏习惯
首先让学生明确不文明习惯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结合学生形成不文明习惯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结合具体事例讲如何纠正不文明习惯。通过家校共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说脏话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文化引领,活动育人
班主任应深信,班级的文化氛围乃学生成长的沃土,而丰富多彩的活动,则是滋养学生文明礼仪的甘霖。
通过以上方法,班主任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