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1281-1352),字伯温,号郁离子,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著作以深邃的战略思想和文学造诣著称。主要作品包括:
一、代表性文学作品
《郁离子》 以寓言故事形式探讨治国理政、人生哲理,被明代朱元璋誉为“大明开国文典”,与《三国演义》《史记》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奇书”。
《诚意伯文集》
共20卷,收录赋、骚、诗、词1600余首,涵盖天文地理、兵法谋略及哲学思考,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复瓿集》《犁眉公集》
分别收录山水诗、词作,展现其文学创作多样性。
《春秋明经》
以《春秋》为纲,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哲学阐释,体现其经世致用的思想。
《卖柑者言》
通过卖柑者的故事讽刺社会现象,被公认为“旷世奇文”,展现其文学批判精神。
二、其他重要作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以豪放词风抒发抗元情怀,现存《郁离子》中。 《松风阁记》
《时务十八策》:晚年退隐后所作,为朱元璋提供治国策略,包含经济、军事、政治改革建议。
三、文学地位与影响
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作品以“气昌而奇”著称,对明代散文发展影响深远。其文学风格兼具雄浑与婉约,兼具战略智慧与人文关怀,被后世誉为“金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