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衷于参加一份。
有天晚上,在已经喝过茶,还没有吃晚饭之前,舅舅们和格里戈利师傅正在把染好了的成幅料子缝成一匹一匹的,然后在上面缀个厚纸签儿。米哈伊尔舅舅想跟那个快瞎的格里戈利开个玩笑,叫九岁的侄儿在蜡烛上烧师傅的顶针。萨沙用烛花镊子夹着顶针烧起来,把它烧得滚烫的,偷偷地放到格里戈利的手底下后,就躲到炉子后面去了。
用一天黄昏,他来了,打扮得像过节似的,穿着金黄的绸衬衫、绒布裤子、像手风琴般轧轧作响的皮靴。他的头发发亮,浓眉下一对愉快的斗鸡眼,还有年轻的小胡子底下雪白的牙齿,都闪闪发光,他那绸衬衫,和谐地映着长明灯的红光,像是在燃烧。
小茨冈像一团火在燃烧,他张开双手,像一只鹞鹰展翅翱翔,脚步快得令往地上一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上下窜动,绸衬衫颤抖着,晃动着,仿佛在燃烧,在融化,发出耀眼的光辉,把周围都照亮了。
《童年》第五章主要讲述了阿廖沙因为顶撞外祖父,被外祖母批评了一顿,后来又因为把桌布放到了染桶里,被外祖父打了一顿。这一章中,作者通过描写阿廖沙的童年经历,展现了家庭暴力和童年的悲惨遭遇,同时也表现了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关怀和爱护。
这些摘抄展现了高尔基《童年》中家庭环境的残酷、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阿廖沙内心的情感波动。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