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信息
生卒年:768年-824年12月25日
字号:字退之,号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籍贯:河南河阳(今孟州),祖籍河北昌黎
官职:曾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吏部侍郎等职,晚年任潮州刺史
二、文学成就
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愈与柳宗元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反对六朝骈体文风,开创了以古体文为主的新文体。
散文与诗歌创新
- 散文:以《师说》《进学解》等为代表,强调立意深刻、语言精练,被宋代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
- 诗歌:开创李杜之后古风诗新流派,代表作包括《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等。
三、政治与思想
政治立场: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曾因直言谏迎佛骨被贬潮州。 哲学思想
四、历史地位
被宋代苏轼、杜牧等文学家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齐名。
其理论对宋代及后世散文、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奠定唐代散文的巅峰。
韩愈以文学革新、思想深邃和人格魅力,成为唐代及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