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语》是一本由台湾慈善慈济事业基金会创始人证严上人所著的书籍,其中汇集了证严上人在各种公开场合的开示和简语妙句,旨在引导人们走向正知正见,提升自我修养和智慧。以下是一些《静思语》中的小故事及其感悟: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故事:
有一天,松鼠在树上拿著核桃,一不小心手滑了,掉到乌鸦的头上。松鼠急忙问乌鸦:“你没事吧?”乌鸦回答:“我没事,以后你要小心一点。”松鼠和乌鸦看到两只雁子在飞,乌鸦也想要飞,雁子就帮他完成愿望,并告诉他不要说话。飞呀飞,突然乌鸦看到地上有小朋友在笑他,想起雁子的话,没有去理会,雁子把他放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乌鸦准备在此住下来。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修养不够。如果我们能够像乌鸦一样保持宽容和忍耐,就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烦恼。
去贪就简,可使心灵得到无比的宁静与解脱 故事:
1939年,海明威决定离开正值战乱的欧洲,受好友菲茨杰拉德的邀请,前往好莱坞尝试撰写剧本。好莱坞电影公司给他开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并提供别墅、豪车,但灯红酒绿的生活让他的心思越来越乱,完全没有灵感。为了重新找回创作思路,他来到古巴,买下了海边的一间小屋,整个房间中除了一张床、一个写字桌,再也没有其余大件物品。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欲望越多,心灵越难以宁静。通过简化生活,减少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找回内心的平静,从而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创作。
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故事:
1974年,25岁的夏伯渝入选国家登山队,次年首次攀登珠峰,因把睡袋让给队友,导致自己冻伤,双小腿被截肢。身体的残缺和登山梦想的破灭,让年仅26岁的夏伯渝陷入痛苦和迷茫。但他没有放弃登顶珠峰的梦想,此后的40多年里,他一直佩戴假肢坚持锻炼,为再次攀登珠峰做准备。经过四次手术和一次化疗后,淋巴癌被治愈。2018年5月,夏伯渝第五次向珠峰发起挑战,最终成功登顶,成为中国无腿登顶珠峰的第一人。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即使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也能够克服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夏伯渝的故事激励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不断前行。
以亲切的爱心去关怀别人,这份爱心便是造福的种子 故事:
许地山先生虽然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在生活中十分平易近人,对所有人都很真诚。他会扶着衣衫褴褛的老者上楼,主动为流浪儿找定住所,和卖菜的大娘交流农事心得。与他打过交道的人,无一不称赞其天性纯良。所以在他因劳累过度不幸英年早逝后,家里人也一直得到其友人们的鼎力帮助与关照。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心和关怀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通过关爱他人,我们不仅能够为自己积累福报,还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和和谐。
这些故事和感悟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能够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修养,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