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乐赞美的典故主要出自《论语》和古代诗歌。
《论语》中的典故
子在齐闻韶: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赞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吾三月不知肉味矣!”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韶乐极高艺术境界的赞美,以至于他三个月内都无法忘怀其美妙的味道。
古代诗歌中的典故
《礼记·儒行》:其中提到“歌乐者,仁之和也”,意味着唱歌和音乐是仁爱的和谐体现。
唐白居易《西楼喜雪命宴》:诗中写道:“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謡。”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欢乐之中,但仍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参与这样的盛宴。
这些典故都表达了对歌乐的高度赞美和敬仰,反映了歌乐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