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开头往往具有独特的作用,能够引领读者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情感和氛围中。以下是一些经典散文的开头及其赏析:
高尔基《时钟》
摘抄: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赏析:这句话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时钟描绘成冷漠无情的象征,提醒我们时间的无情流逝,从而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摘抄: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叶比作黄金,形象地描绘了秋色的美丽和金黄的珍贵,给人一种温暖而深沉的感觉。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摘抄: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赏析:通过叠字的运用,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
席慕容《桐花》
摘抄:在低低的呼唤声传过之后,整个世界就覆盖在雪白的花荫下了。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赏析: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刻画得美不胜收,最后排比句增强了语势,让人感受到桐花盛开时喷发的生命力。
张爱玲《秋雨》
摘抄: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白色的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赏析:这段话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比喻,将秋雨描绘得栩栩如生,带有一层沉闷而寂寥的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秋日的独特感受。
张晓风
摘抄:现在,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心,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
赏析:这段话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原野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平和而舒适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秋雨》
摘抄:都市的繁华迷乱了我的眼睛,找不到了自己,可故乡依在。纵使你在某个城市开心快乐的生活着,但在心灵深处,总有一条无形的东西牵引着你,一头在故乡那边,一头结固地栓在心底,一扯就痛。
赏析: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牵挂和羁绊,用语优美抒情,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些开头通过不同的手法和角度,展现了散文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情感和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