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是灵魂境界中,仰望天堂的贞洁。信仰,可提纯灵魂领域中,生命的纯净度。纯净的生命,可从人格自我的禁锢中解脱。因此修行者,主观意愿,只遵循天堂无私的圣洁。天堂是纯光呈现的原始生命,是纯生命的亘古光明。光明中没有阴影,因此天堂是失去了“定义”的完整。天堂是原始朴素的接纳,爱中没有善恶对错的纠葛。我,试图,让灵魂仰望天堂。试图,让仰望天堂的灵魂,从人格心意中苏醒。进而,苏醒后的灵,逐渐遗忘自我心意的索取与恐惧。从而,让灵性的纯洁无私,从自我心意人格中超脱。灵性融入天堂,圣光普照灵魂,安宁取代身心,光明熄灭心意,纯爱成为自我。修行者,一心一意,想让灵魂成为神灵。自始至终,无私无畏,清白坦荡,俯仰无愧。可是,灵性的苏醒,必定激发构成人格的,灵魂感知领域的业障。业障蕴含的习气与细念,呈现出人格的“自我意识,自我感受”。当,业障逆袭时,灵魂依靠的,是对于真神的虔诚与信仰。若信仰不纯洁,若虔诚有杂质。灵魂,就失去仰望神佛的能力。那么,灵魂就只能,随着心意自我的,“自我维护”的恐惧去轮回。修行者不怕犯错。因为天堂的纯光中,没有善恶对错。因为纯光才是你,真正生命的自己。所谓的错误,仅仅是,生命的你,陷入噩梦中的阴影错觉。天堂,从来不看灵魂的过错。天堂,看的是,灵魂的纯洁。唯有真实的灵魂,才有纯净自身的能力。若,灵魂陷入恐惧,心意人格为了维护自我体验。从而掩盖了,灵魂感知力中,真实的动机与细念。
修行者不怕犯错。因为天堂的纯光中,没有善恶对错。因为纯光才是你,真正生命的自己。所谓的错误,仅仅是,生命的你,陷入噩梦中的阴影错觉。天堂,从来不看灵魂的过错。天堂,看的是,灵魂的纯洁。唯有真实的灵魂,才有纯净自身的能力。
相反,修行教导我们往当下去,往无问题的状态里去。当我们达到无问题的境地,那就是我们的家。那里,没有烦恼,只有娱乐和放松。不要盯着远方的目标,修行的目标永远在我们出发的地方。只有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才能通往天堂。要想找到天堂,就要留心听听这个名字:此时、此地、当下。通往天堂的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圆圈,只有回到出发的地方,我们才能感受到圆满的喜悦。所以,请不要再匆忙向前,实际上我们在回归;你还有什么东西追求吗?不用再追求了,因为你已经站在天堂的门前了。觉悟不是让我们追求幸福的下一个阶段,而是让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幸福之中。幸福和喜悦并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它们是天赐的礼物,只需要我们去发现和真正认识。不要匆忙向前赶路,修行不应该像长征那样辛苦艰难。不要追逐猎物,修行不是要成为一个猎人,而是要超越猎人。所以,修行者啊,修行啊,何时才能结束呢?请放下你的目标,停止你的追逐,静下心来,享受当下的美好。当下就是你修行的终点,只有一颗没有问题的心才能真正展现佛的面貌。你还想追求什么真实、永恒和长久不变吗?不如去园中欣赏花朵的绽放,倾听空中鸟鸣的动人旋律,感受草地上晶莹的露水。
修行如逆旅,风雨兼程,但求心安。
禅心所向,烦恼即菩提。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行善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心照不宣,自性光明。
放下执念,自在随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修行的路上,步步都是戏。
慈悲为怀,善待众生。
禅意人生,无处不在。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修行的路上,孤独是常态,但内心并不孤单。
虽然你讨厌个人,但你可以发现他的优点和好处。像这样有修养的人太少了。
业障深重的人,整天都在看别人的过失和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去看别人的过失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