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徐霞客的墓志铭?

59

徐霞客的墓志铭由明代靖江知县陈函辉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所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墓志铭,现存于江苏靖江。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作者与背景

陈函辉,字木叔,号小寒山子,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后任靖江知县。他与徐霞客是至交好友,徐霞客病重时委托他撰写墓志铭,陈函辉历时数月完成,耗时4817字。

内容概要

- 人生评价:

陈函辉以“朝碧海,暮苍梧”(象征游历范围)和“生为大明之人,死作大明之鬼”(体现忠贞)评价徐霞客的生平和品格,赞其“心灵相通,品格高尚”。

- 游历经历:铭文中记载了徐霞客游历的起点为“万历丁未(1613年)泛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并详细记录了泰山、孔林、峄山等地的考察。

- 学术成就:陈函辉提到徐霞客“遍读先世之书”,其游记成为后世研究地理、水文的重要资料。

历史地位

该墓志铭不仅是研究徐霞客生平的珍贵资料,也是明代文人金石交游的典范,被张国立等学者誉为“行万里路,更著万卷书”的真实写照。

相关争议

部分学者对徐霞客游历起点存在争议,西山林屋洞因《徐霞客游记》未记载而成为候选地,但墓志铭明确以太湖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