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立志的散文包括:
《荀子 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吕氏春秋 诚廉》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孟子 告子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陋室铭》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爱莲说》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后汉书》
"有志者事竟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巴蜀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坐大山。"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这些散文和诗歌都包含了许多激励人心的思想和哲理,适合用来励志和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