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59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当否定句的宾语为代词时,需将代词置于动词之前。这类句子需满足两个条件:1. 宾语为代词(如“我”“尔”“此”等);2. 句子为否定句(需有“不”“毋”“莫”等否定词)。

例句

1. 《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应为“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2. 《论语·子罕》:“不吾知其亦已兮。”(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若宾语为疑问代词(如“谁”“何”“安在”等),需将代词置于动词之前。

例句

1. 《鸿门宴》:“大王来何操?”(应为“大王来操何?”)

2. 《论语》:“沛公安在?”(应为“沛公在安?”)

三、介词宾语前置

为强调宾语,将介词宾语提前至介词之前。常见介词包括“以”“与”“对”等。

例句

1. 《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应为“余以是记之。”)

2. 《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应为“焉用以亡郑陪邻?”)

四、用“之”“是”标志强调宾语前置

通过“唯(惟)……之(是)”结构强调宾语,构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固定句式。

例句

1. 《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2. 《论语》:“子曰:‘是可忍也,不可忍也。’”(“是”作宾语前置标志)

五、特殊结构

否定句中部分代词宾语前置:

如《论语》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己”“我”为代词宾语,但“不”后仅前置“己”)。

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

如《左传》:“余是以记之。”(“是”作宾语前置标志)。

六、现代汉语中的相关现象

部分现代汉语成语(如“夜以继日”“严以律己”)源于文言文宾语前置结构,但已固定为常规语序。

总结:宾语前置是文言文通过倒装实现强调或适应语言习惯的重要现象,主要类型包括否定句、疑问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以及介词宾语前置等。理解时需结合否定词、疑问词和介词等标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