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鉴赏

59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鉴赏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看日升”,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夸张手法

数量夸张

“千寻塔”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塔高。古代“一寻”约等于八尺,千寻即800尺,相当于240米,远超实际建筑高度,突出塔的雄伟险峻。

时间夸张

“鸡鸣见日升”通过时间上的提前(鸡鸣时)强化空间感,暗示登塔视野的辽阔,从侧面烘托塔的高耸入云。

二、虚实结合手法

实写与虚写结合

前半句“飞来山上千寻塔”为实写,描绘具体景物;后半句“闻说鸡鸣看日升”则带有虚幻色彩,属于传说或听闻的意象,形成虚实对比。

三、托物言志手法

以塔喻抱负

通过描绘登塔俯瞰的壮阔景象,隐喻诗人突破困境、实现政治抱负的远大理想。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借指不惧奸佞小人或困难,展现其高瞻远瞩的政治胸怀。

四、其他手法

典故运用

“闻说鸡鸣见日升”化用《玄中记》中“天鸡鸣则天下鸡鸣”的典故,但调整了时间顺序(先鸡鸣后日升),增强画面感和感染力。

侧面烘托

以“浮云遮望眼”的反差,强化“身在最高层”的主观感受,突出诗人的心境与抱负。

综上,这两句诗通过夸张、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手法,既描绘了飞来峰千寻塔的雄伟景观,又隐含了诗人王安石的政治理想与人格魅力,成为其诗作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