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作为文言文经典之作,虚词使用频繁且含义丰富。以下是主要虚词及其解释的整理:
一、介词类
于 表示时间、处所或对象,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 “受任于败军之际”(时间状语)
- “亲之信之”(对象)
- “先帝不以臣卑鄙”(对象)
以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凭借,可译为“把”“拿”“按”等。例如:
- “咨臣以当世之事”(方式)
- “以光先帝遗德”(目的)
二、连词类
而
表示递进、转折或对比关系。例如: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转折)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递进)
表目的
用“以”引导目的状语从句。例如:
- “以塞忠谏之路也”(目的)
三、副词类
之
作代词或助词,可指代人或事物。例如:
- “愿陛下亲之信之”(代词)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助词,的)
四、其他虚词
于(重复出现):如“受任于败军之际”
为: 表判断,相当于“是”。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以
五、典型句例补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介词“于”表地点,“躬耕”为动宾结构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连词“而”表转折,强调意外性
以上虚词的解释综合自多个版本,实际使用中需结合语境判断。建议结合例句记忆用法,注意虚词与实词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