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开战前后,罗斯福总统做出了以下重大决策:
出台租借法案
1941年1月10日,罗斯福签署了《进一步促进美国国防和其它目的法案》,即《租借法案》。该法案允许英国和其他盟国无需支付现金即可从美国获取战争物资。
突破中立法约束
罗斯福决定不顾国内孤立主义者的反对,向英国和苏联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这些援助最终帮助盟国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拒绝丘吉尔借兵
罗斯福拒绝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美国派遣军队直接参与欧洲战场的请求,而是选择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物资支持。
把进攻柏林交给苏军
1945年4月,罗斯福决定将进攻柏林的任务交给苏联,这一决策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败亡。
联合英国对德作战
二战爆发后,美国决定联合英国对德国作战,并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优先解决欧洲战场的问题。
援助中国
美国通过提供贷款和武器,支持中国继续抗日,以争取时间,最终为对日决战做好准备。
派史迪威到中国
1942年,罗斯福派遣军事顾问史迪威到中国,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并试图控制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但最终因蒋介石的拒绝而失败。
对蒋介石的态度
罗斯福对蒋介石的战略方针不满,认为蒋介石的目的是保存和壮大自身实力,而非真正抗日。尽管如此,他仍希望保持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以支持美国的战略方针。
这些决策不仅体现了罗斯福总统在战争中的远见和决心,也展示了他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智慧和策略。通过这些决策,美国最终成为同盟国的主要盟国之一,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