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红岩7到10章好句加赏析?

59

《红岩》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下进行斗争的杰出长篇小说。以下是一些从第7章到第10章中挑选出的好句及其赏析:

“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握着毛笔的手,正在公文上挥动。他,就是掌握整座毒网的一切行动大权的核心人物,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一颗金色梅花,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赏析:

这段描写通过生动的人物外貌和动作,展现了国民党特务头目的威严和冷酷,与革命者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小说的主题和氛围。

“外面,正是一阵和往常一样的喧哗与吼叫,这些声音引导着他,使他移动步子走进一间审讯室。审讯室里烟雾沉沉,空气十分污浊,他瞥见老虎凳上,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旁边一盆火,几个人正把冒着烟的烙铁,伸向被审者的胸脯。”

赏析:

这段描写通过对比外面的喧嚣和审讯室的残酷,表现了革命者面对敌人时的无畏和坚韧,突显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看着看着,成岗眼前象闪过了一道亮光,突然感到异常的清新和愉快!老李过去作过什么工作,除了老李刚才讲的,他一点不知道,但他确信,他大哥当时从川东特委带回家的这份文件,不是别人,正是李敬原亲手刻写的!”

赏析:

这段描写通过成岗的内心活动,表现了革命者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对胜利的渴望,突显了共产党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店员是个圆圆脸的小伙子,十八九岁,矮笃笃的,长得很结实。他是从修配厂调出来的陈松林。离厂以后,便没有回去过,谁也不知道他当了店员。初干这样的工作,他不习惯;脱离了厂里火热的斗争,更感到分外寂寞。他很关心炮厂的情况,却又无法打听,也不能随便去打听。偏偏这书店还只是一处备用的联络站,老许一次也没有来过,所以他心里总感到自己给党作的工作太少。”

赏析:

这段描写通过陈松林的内心独白和行为,表现了革命者在隐蔽战线上默默无闻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突显了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和热爱。

“两个穿白色服装的水上警察,从过道上走了过去,后面跟着几个背枪的士兵,刺刀闪着寒光。”

赏析:

这段描写通过紧张的氛围和恐怖的场景,表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突显了革命者所处的险境和斗争环境的残酷。

这些好句不仅展现了《红岩》中人物的英勇和坚韧,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革命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