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是一部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地下斗争的杰出长篇小说。书中通过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展现了革命者们的英勇事迹和坚贞不屈的精神。以下是一些好句的赏析:
环境描写
“如果把特务机关的分布比作一只黑色的蜘蛛网,那么,在这座楼房指挥下的各地特务站、组、台、点,正像密布的蛛丝似的,交织成巨大的恐怖之网,每一根看不见的蛛丝,通向一个秘密的所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特务机关比作黑色的蜘蛛网,形象地描绘了其组织分布之广泛、相互关联之紧密,以及其阴险邪恶的本质。通过这种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特务机关的恐怖和威胁。
人物外貌描写
“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握着毛笔的手,正在公文上挥动。他,就是掌握整座毒网的一切行动大权的核心人物,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一颗金色梅花,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这段描写通过细致的人物外貌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反动派形象。特别是“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一颗金色梅花,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这一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也暗示了他内心的邪恶和残忍。
情感表达
“外面,正是一阵和往常一样的喧哗与吼叫,这些声音引导着他,使他移动步子走进一间审讯室。审讯室里烟雾沉沉,空气十分污浊,他瞥见老虎凳上,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旁边一盆火,几个人正把冒着烟的烙铁,伸向被审者的胸脯。徐鹏飞不管这些,独自走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他需要摆脱烦恼,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这段描写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和审讯室的黑暗,展现了徐鹏飞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要面对残酷的审讯,又要寻找一丝宁静和自由。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信念与决心
“看着看着,成岗眼前象闪过了一道亮光,突然感到异常的清新和愉快!老李过去作过什么工作,除了老李刚才讲的,他一点不知道,但他确信,他大哥当时从川东特委带回家的这份文件,不是别人,正是李敬原亲手刻写的!”
这句话表现了成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即使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困境,他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这些好句不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红岩》中人物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也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革命者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