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鼎《村居》
原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清代诗人高鼎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田园风光,诗中“草长莺飞”点明时节,“拂堤杨柳醉春烟”以拟人化手法渲染春意。儿童放学后趁着东风放风筝的情景,成为千古名景,展现乡村生活的生机与活力。
二、寇准《纸鸢》
原句: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赏析:寇准借风筝升空之势,表达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诗中“清风如可托”将风筝与自然力量结合,展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三、孔尚任《风筝》
原句: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赏析:孔尚任以儿童视角描写放风筝的趣味,通过“欠我风筝五丈风”的拟人化表达,展现春日放风筝的欢快氛围。
四、其他相关诗句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纸鸢跋扈挟风鸣,独向花间笑晓晴。 赏析:
描绘儿童放风筝时的活泼场景,风筝在风中鸣叫,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郑板桥《风筝》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赏析: 清明时节,风筝与秋千结合,展现民间节庆的欢乐与诗意。现代仿古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纸鸢满天舞翩跹。 赏析:
现代仿古诗延续传统意象,将风筝与江南春色结合,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五、补充说明
放风筝作为春季重要活动,在古诗中常与自然景物、儿童生活结合。如高鼎的《村居》成为放风筝题材的标杆,寇准的《纸鸢》则以哲理性表达升华主题。这些作品共同勾勒出春日放风筝的诗意画卷。